不要忘記還有呼吸道融合病毒!
兒科急診的小故事
今天早上一位奶奶帶來一個小妹妹。
小妹妹來兒科急診的原因,主要是這幾天晚上,她在家裡都睡不好,食慾變差,尤其是今天早上出現呼吸急促、喘的情形。
我問病史發現,妹妹從4天前就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狀,奶奶也帶她去附近的診所就醫,看了兩次醫師,也做了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快篩確診。
但是呢?雖然吃了藥,小妹妹情況沒有完全改善,甚至今天早上出現呼吸急促的現象!
在兒科急診,她的氧氣飽和度一開始只有74%。
果然她的胸部X光片如下!
奶奶說:「這幾天,她照顧小妹妹好累!」,她都瘦了好幾公斤!
這個情形我相信!
於是我給奶奶打氣,順便安慰奶奶說:「其實呼吸道融合病毒很難對付的,沒有特效藥,所以雖然吃了藥,症狀仍有可能會發生變化!」
後續,我安排小妹妹住院治療!
「呼吸道融合病毒」
呼吸道融合病毒(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簡稱為RSV)是屬於一種副黏液病毒,從每年11月到隔年的3月就是呼吸道融合病毒的高峰期間。
RSV是嬰幼兒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。
當嬰幼兒感染RSV後,大部分一開始以鼻塞、鼻涕及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狀為主。有些的幼童會於感染幾天後,進展惡化為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狀。
由於幼童小支氣管的發炎反應會造成氣道狹窄,分泌物增多,因此若進一步影響到細支氣管,幼兒會有明顯的喘鳴聲與囉音,因此造成呼吸費力、進食困難、睡眠困難的症狀;嚴重時可能會因氣道阻塞而造成肺葉塌陷或進展為肺炎。
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在一些高危險群的幼兒,例如早產、支氣管肺發育不全(慢性肺疾病)、先天性心臟病及免疫功能不全症(如先天性免疫不全,使用免疫抑制劑等)等要特別注意,小心感染後可能會快速轉變為重症。
對於RSV感染治療,目前並沒有特效藥。
臨床上,對於下呼吸道感染的嬰幼兒,建議先給予支持性療法(拍痰、氧氣給予、霧化治療);對於重症幼童,現階段可使用的藥物有ribavirin。
至於如何預防呢?
還是一樣,勤洗手、戴口罩、少去人多擁擠的地方啦!